找到相关内容812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智悲精滴》——末世众生现形

    得到,这就犹如天鹅在水中嬉戏,羽毛却没有沾上一滴水,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。 还有人一旦皈依佛门,便认为自己已经趋入了佛道。其实他既不具备正知正见,也不具备出世间的智慧和广大的慈悲心,只是获得了表面...和诸多先圣的殊胜教言,也不能对他们产生任何触动。 还有的人虽然已皈依佛门,身处佛堂之中,却仍然坚持行持非法。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,那当很多僧众聚集经堂之时,那种情形就会与大城市中的商场、剧院无甚差别了: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876317.html
  • 陈兵教授: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提高。在四禅深定基础上修观,更能实证真如,获得出世间的乃至通达世间法的超越性智慧。禅定功深的佛门高僧大德,多有智慧超人、对人类文化作出重大贡献者,如马鸣、龙树、无着、世亲、陈那、鸠摩罗什、道安、玄奘、...

    陈兵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476337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——圣严法师

    佛门课诵之中,有一首观音赞,其中有四句话,很可借来一用:「三十二应遍尘刹,百千万劫化阎浮。」又说:「千处祈求千处现,苦海常作度人舟。」 根据《阿弥陀经》所说,阿弥陀佛成佛以来,已经十劫,十劫的时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0676350.html
  • 如何学佛--静波法师

    佛门中来,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抱著一种迷信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观念来学佛,几乎说可以没有希望。因为希望是要我们看破,希望我们放下,这种看破、放下的最好的工具就是‘三法印’。所以我如果一旦认识到我只是四大五蕴结合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176414.html
  • 无相戒法

    身心清净名为忏。忏是忏其前愆,悔是悔其后过。忏悔有三种形式:作法忏、取相忏、无生忏。前二是事忏,后一是理忏,无相忏悔应属理忏。慧能无相忏悔摒弃了佛门通行的普请礼赞十方诸佛名号、诵经咒、在佛像前“发露忏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2276978.html
  • 论唐五代宋元的画僧及其对绘画史之贡献

    、毛笔合用,技艺高超,别出一格。他借葡萄以喻玄珠,表达皈依佛门、不肯阿附权贵的磊落襟怀。袁桷《清容居士集》颂其高尚气节云:   醉里蒲萄墨为骨,秋叶东西云郁勃;   裹缯急点数玄珠,不识公卿是何物...

    思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5777016.html
  • 金刚上师达真堪布略传

    ,因为他们有修有证,是佛门的栋梁之才,也承载着未来的弘法事业。法王有数以万计的弟子,法王曾多次公开给他们宣讲无上大圆满的很多窍诀,但是单独宣讲的时候却特别少。可是法王却将自己一生当中所修的最特殊的法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91477173.html
  • 佛教的智慧与儒家的明

    学佛者也都是用“智慧”而不用“聪明”。事实上,在佛教的典籍中,“聪明”一词只是形容那些还没有进入佛门却很有智慧的人。比如,《杂阿含经》(一一七二)说:“时有士夫,聪明不愚,有智慧,求乐厌苦,求生厌死。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878312.html
  • 和合众缘构建和谐 两岸携手共襄盛举——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纪实

    仪式。偌大的五观堂内,伴随三声云板,大众有序入堂就座。如此庞大的用斋规模实属罕见,但五观堂内仅有竹筷轻微触碰瓷碗声,大厅显得肃穆而安静。每个用斋者都将碗中全部食物用完。   “过堂”,即佛门中的用餐,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1478325.html
  • 禅宗语言的种类

    思议。”“菩提”为梵语bodhi之音译,“诸佛”、“不思议”亦为佛门常用语。再如,泉州招庆寺静、筠二师于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编著的《祖堂集》卷一叙述了禅宗自认为的前十六祖的事迹,其中有关第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878755.html